IMG_0150.JPG

在杭州,道地的當地美食廣泛的被稱為「杭幫菜」,在西湖邊能品嚐到道道地地的杭幫菜,這趟杭州行讓人覺得不虛此行~~~~

杭幫菜的歷史久遠,它與寧波菜、紹興菜共同構成了所謂的傳統浙江菜。而現今,杭幫菜也已經超越傳統的江浙料理的地位,成為中華文化的八大新菜系之一。  

 中國地大物博,各個民族、省份分別發展出不同的料理文化,以前大家所熟知的八大菜系包括魯菜 (山東菜)、川菜 (四川菜)、粵菜 (廣東菜)、蘇菜 (江蘇菜)、湘菜 (湖南菜)、閩菜 (福建菜)、浙菜 (浙江菜)和徽菜 (安徽菜)八種,這八種料理合稱中國八大菜系。

這八大菜系老早已融合在我們生活中,平常常吃的麻婆豆腐、餃子、燒賣不就都在這八大菜系裡呢。

美食文化發展至今,各色料理也跳脫傳統的菜系,衍生出成火侯的新菜系,新的八大菜系有:吉林的吉菜、杭州的杭菜、瀋陽的辽菜、西安的秦菜、上海的滬菜、寧波的寧波菜、山西的晉菜 和 甘肅的敦煌菜。

今天來到西湖,當然不能忘了品嚐道地的杭州美味「杭幫菜」。  這回來到杭州,碰巧有個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做陪,她幫忙點了點當地的經典菜色。

上次來到杭州時,對於這邊料理的口味接受度不高,沒想到這次品嚐到真正的杭幫菜。到現在還有些兒念念不忘呢!

 

    

IMG_0130.JPG
▲杭州醬鴨

杭州醬鴨是將鴨肉醃製過再上淋上甜甜鹹鹹的醬汁,別有風味,有些類似台灣常見的烤鴨三吃,感覺上比較不油膩,因為鴨肉經過醃製因此味道很足。

IMG_0448.JPG
乾炸響鈴

看起來相當普通的一道菜,一個個捲起來的炸豆皮 ,除此之外只有小碟中的沾醬。不過這響鈴的酥香真是杭幫菜的一絕,咬在口中還有卡卡的聲響,口感很特殊。

這道菜,還有典故的,傳說古時,杭州城裏有一大一小兩家飲食店。大飯店老闆想攏斷生意,常常尋事生非,欺負小飯店的老闆。

 天,他得知小飯店裏豆腐皮缺貨,便叫唆一些無賴到小飯店去專點豆腐皮,還揚言如果不能滿足要求,就要砸掉小飯店的招牌。

沒想到卻激怒了一位經常在這裏喝酒的彪形大漢,只見他一言不發,急出店去,跨上馬,揮鞭而去。過了一會,便聽一陣馬鈴兒叮噹響,尋聲望去,大漢已出現在小飯店門口,手中還托著一包從泗鄉買來的豆腐皮,幫老闆解了圍。

事後得知,此大漢乃是一位有名的江湖好漢,專愛解人危難。他的舉動使小店老闆感激萬分,立即動手烹製了豆腐皮製作的下酒菜,不惜用上好的豬裏脊肉,入油鍋加而成。 

後來爲了紀念這位好漢的功德,小店老闆把豆腐皮卷成了馬鈴兒的形狀。“乾炸響鈴”就這樣問世了。

杭州菜館在烹製此菜時,通常用的是泗鄉豆腐皮,因爲它薄如蟬衣,色澤黃亮,豆香誘人。以這一著名特産爲主料製成的佳餚,鮮香撲鼻,鬆脆可口,肥而不膩,在上桌後,仍有刹刹松響聲音,食時脆如響鈴,所以聲譽遠播。

除了乾炸響鈴,杭州人也常會點一半炸響鈴一半炸臭豆腐,又臭又響的,是開胃兼下酒的好料理哦!

IMG_0133.JPG
▲清炒時蔬,這好像滿常見的,是不是杭幫菜,我也不大確定。

IMG_0139.JPG
▲到西湖,絕對不能忘的還有大家熟知的東坡肉!

東坡肉是宋元祐年間,蘇東坡杭州做太守時,因為疏浚西湖,築堤建橋,把百姓為了感謝他所送的豬肉、黃酒請老管家做熟時,管家因聽錯蘇東坡的話誤打誤撞做出來的燜肉。

用黃酒代替水燜出的肉,色澤鮮豔,汁濃味醇,肉酥爛而不碎,味香糯而不膩。人們嘗了蘇東坡派人送來的紅燒肉,覺得美味可口,因此傳爲佳話。 

後來,人們傳頌東坡的爲人,也仿效其東坡肉獨特的烹調法。從此東坡肉也就成爲杭州著名的傳統名菜,一直流傳至今。

杭州這兒的習慣,東坡肉是以「塊」為單位來點的,要幾塊就點幾塊,不像台灣一次是點一份,這讓我想起紅豆食府好像也是用「塊」做單位。

這兒的人吃飯有個習慣,他們不愛吃飯配菜,一桌人,只有我和小朋友點了白飯,其他人都只光吃這些料理和比水還便宜的啤酒,直到上了東坡肉,他們才嚷嚷說該來點飯配東坡肉了。

這裡的東坡肉,味道嚐起來比台灣重,鹹度、甜度都很重,配了飯也還是鹹。肉則過老,我心裡面經典的東坡肉應該是入口即化的。這東坡肉,老了點囉!

IMG_0135.JPG
▲清蒸鮮魚

味道滿合我們台灣人的口味,魚肉也滑嫩入口。

IMG_0136.JPG
▲泡椒牛蛙

其實這道菜應該是道川菜,不是杭幫菜。它是用四川泡椒加上牛蛙,就是我們常說的田雞做成,泡椒的變化很多,有泡椒牛肉、泡椒豆腐、泡椒魚,想泡什麼愛泡什麼就泡什麼。

雖然不是杭幫菜,但是這道菜很值得吃,顏色看起來紅的嚇人但是其實辣度算是中等辣度,應該一般人都可以接受,湯汁的味道辣得很有層次,好吃!!來中國一定要試試泡椒的味道。

IMG_0142.JPG
▲炸紅豆糕

這是一道我亂點的菜,上菜的時候我還有點傻眼,因為看起來很像過年常吃的炸年糕,長相相當的普通,顏色也不佳,食慾差點都沒了。

沒想到,我勉強咬下的那口,讓我大吃一驚,因為它沒有一般年糕的甜膩感,口感也不大相同。外皮炸得酥酥脆脆,裡頭軟軟QQ,加上吃起來不會太甜,所以最後我把整塊都吃掉了。

是一份令人懷念的紅豆糕。

IMG_0131.JPG
▲心太軟

心太軟是台灣常見的湘滬甜點,又來一道插花的菜,不管了,還是先吃再說吧!

心太軟就是糯米釀紅棗。 把去核的紅棗切開,將糯米放入紅棗內,然後用冰糖釀煮成糖水,把紅棗倒入糖水中用慢火熬煮,就成為中間軟Q的「心太軟」。

在上海餐館裡,這道甜點很受歡迎。我吃起來覺得跟台灣餐廳裡的差不多,心太軟在台灣沒有走味哦!

IMG_0132.JPG
▲這是道不錯的甜點,紅棗養生、糯米香醇,可惜我不喜歡把糯米煮成糊爛的口感,所以我對心太軟,並沒有心軟。抱歉囉!

其他經典的杭幫菜還有宋嫂魚羹、龍井蝦仁、天目筍乾、寧波雪菜、蕭山霉乾菜、西湖蓴菜,下回還有機會,我一定要全部都嚐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ontp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